图片新闻

  • 华南植物园召开庆祝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座谈会
    1月18日,庆祝“《中国植物志》的编研”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座谈会在华南植物园隆重召开。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胡启明研究员、《中国植物志》部分编研人员吴德邻、林有润、陈伟球、丘华兴、陈邦余、冯学林、阮云珍、卫兆芬、余汉平、余峰、李泽贤、张桂才、王学文等老专家出席座谈会。华南植物园全体园领导、研究领域首席科学家、分类学领域主要科研人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由园副主任傅声雷主持。园主任黄宏文首先代表全园干部职工感谢胡启明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中国植物志》的编研付出的巨大努力及产生的丰硕成果。黄宏文指出,《中国植物志》是中国半个世纪以来植物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植物学研究领域一项开拓性、创新性、系统性、基础性工程,它的完成必将对中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并产生深远影响;华南植物园作为《中国植物志》的主要编研单位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不仅大大提升华南植物园在中国乃至世界植物界的地位,而且将成为华南植物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中青年科学家顽强拚搏,勇攀高峰。胡启明在发言中指出,《中国植物志》的编研获如此大奖表明了党和国家对植物学这一古老学科的亲切关怀;《中国植物志》是中国4代植物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晶,特别是陈焕镛等老一辈科学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植物分类等基础学科越来越不受到重视的大环境下,华南植物园一直锲而不舍,通过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会上,其他参会人员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想,特别是年轻的科研人员郑重表达了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的决心。
      座谈会前还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广州市各大新闻媒体、电视台对获奖者和参与编研的科技人员进行了现场采访。大家满怀深情的回忆了陈焕镛院士、张肇骞院士、陈封怀研究员等老一代科学家前赴后继献身科研的那段光辉而艰苦的岁月,他们从植物采集讲到标本制作,从标本绘图谈到植物分类,从种属鉴定到植物志的编研都精益求精、一丝不茍,每一本植物志甚至每一个物种的完成都浸透着工作人员的汗水和智慧。
      座谈会与记者招待会都取得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
    2010-01-19
    查看详情
  • 华南植物园荣获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1月11日,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排名不分先后)等单位联合完成的“《中国植物志》编研”成果获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该成果也打破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连续两年空缺的尴尬局面,获得2009年度全国唯一的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也是华南植物园历史上获得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中国植物志》编研以大规模野外考察与标本采集为基础,以丰富的信息记载为核心,系统研究这些信息并编撰成科学志书,是一项百科全书式的系统工程。《中国植物志》历经4代植物分类学家41年(1918-1959)的准备、45年(1959-2004)的编研,由146个单位、312位作者和164位绘图人员通力协作完成(其中科学院院士10位),并于2004年全部出版。在编研过程中,采集和查阅植物标本1700余万份,发表新属及新属名称243个,发表新种及新种名称14312个,提出了新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对属、种划分和系统排列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国植物志》是世界上已出版的规模最大和内容最丰富的植物志书,全书5000多万字,总计80卷126册,记载中国维管束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包括9080幅图版,详细总结、记录、澄清了中国所有已知植物的科学名称、研究历史、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物种生境、物候期和经济用途等。《中国植物志》是中国半个世纪以来植物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植物学研究领域一项开拓性、创新性、系统性、基础性工程,它的完成促进了中国植物学的健康发展,也带动了生物学相关学科的进步,必将对中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并产生深远影响。
      华南植物研究所(园)作为主编承担的《中国植物志》有31卷(册),主编和参与编著的有34卷(册),分别占全部总卷(册)数(80卷126册)的24.6%和27.0%。这些卷(册)中先后获国家级、中科院、部、省级二等奖以上的有10项。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主要获奖人员中,排位第二的是华南植物研究所首任所长陈焕镛院士,他是《中国植物志》第一届编委会的主编,是编撰《中国植物志》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排位第六的知名植物分类学家、我园退休职工胡启明研究员,他是《中国植物志》第六届和第七届编委会委员,他和陈封怀研究员一道主持编撰了第59卷第1册和第2册,参与编撰了第75卷等。
     华南植物所(园)研究人员在《中国植物志》历届编委会的任职情况 
    届 数时 间(年) 参与人员 编委会任职 备注
     第一届 1959~1972 陈焕镛 主 编 院士 
       陈封怀 编 委 
       张肇骞 编 委 院士
     第二届 1973~1974 陈封怀 编 委 
     第三届 1975~1976 阮云珍 编 委 
     第四届 1977~1986 陈封怀 编 委 
       黄成就 编 委 
     第五届 1987~1992 陈德昭 编 委 
       黄成就 编 委 
       林有润 编 委 
     第六届 1993~1995 陈德昭 编 委 
       胡启明 编 委 
       林有润 编 委 
     第七届 1996~2004 胡启明 编 委 
       林有润 编 委 
       黄成就 顾 问 
       陈德昭 顾 问 
    2010-01-12
    查看详情
  • 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参观华南植物园
    1月1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在广东省委统战部领导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华南植物园。植物园党委书记任海、副主任魏平、主任助理夏汉平等热情接待了黄孟复一行。
        黄孟复重点考察了院地共建项目——大型景观温室群。任海向客人介绍了华南植物园的历史与现状、主要研究领域、院地共建和科学普及等情况;魏平重点介绍了景观温室群的整体规划、设计理念、建设过程、景观和植物配置以及建成效果。黄孟复充分肯定了华南植物园在科学研究和院地共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他希望植物园抓住当下发展机遇,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的科技、社会与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考察途中,黄孟复等对温室内的植物布局、植物用途等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时提问与大家交流,他还就园林布局、植物养护等问题与陪同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与大家在温室各优美景点合影留念。
    2010-01-12
    查看详情
  • 国家基金委副主任沈岩一行到华南植物园调研并指导工作
    1月6—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副主任沈岩、生命科学部副主任冯雪莲、生命科学二处(植物学科)处长温明章、生命科学六处(新成立的食品学科)处长杨新泉等先后到华南植物园调研并指导工作。植物园党委书记任海、副主任傅声雷及主要科研人员与基金委领导进行了座谈。
      座谈会上,傅声雷详细介绍了华南植物园的历史沿革与近年发展、主要研究领域和代表成果、院地共建与国际合作、科学普及和旅游开放、以及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情况。沈岩等详细介绍了国家基金委近几年的项目调整和工作情况,重点解释了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重大项目、面上项目等申请要点。沈岩强调,创新团队要针对重要的科学方向和研究目标,要以科学问题为先导,组织优秀的团队进行深入研究;基金委对面上项目注重哪些科学问题的提出能够推动学科发展,同时强调学科、区域的均衡发展;而重大项目则注重学部之间的学科交叉合作。冯雪莲等在调研时也就生命科学部对基金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等做了详细介绍。基金委领导们在调研过程中还就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认真听取了科研人员的意见反馈。他们都表示回去后对这些意见与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好的意见与建议将予以采纳。
      会后,沈岩一行重点参观了木兰园、苏铁园、兰园等专类园区和热带雨林温室、沙漠植物室、高山/极地植物室以及植物水族馆等景观设施。基金委领导对专类园和温室群的景观布局、植物配置和养护、配套设施建设等给予了高度赞赏。
    2010-01-12
    查看详情
  • 华南植物园举办商务部援外项目“热带/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跨国界保护研究及管理研修班”
    由国家国商务部主办,华南植物园承办的援外项目“热带/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跨国界保护研究及管理研修班”于12月1日—22日在广州成功举办。
    此次研修班学员共计18名,分别是来自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马达加斯加,墨西哥,哥伦比亚,秘鲁等十个国家负责生物多样性保护、林业等方面的官员和科研人员。
      12月1日,开班仪式在风景如画的华南植物园水榭会议室举行。仪式由华南植物园傅声雷副主任主持,华南植物园主任黄宏文致辞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表示欢迎。华南植物园组织了30位高水平的学者为学员上课,授课内容广泛,涵盖了中国植物保护战略、中国热带雨林保护状况与措施、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中国保护植物驯化回归、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和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内容。
      培训课程严格按照预定的培训日程进行,各位授课老师都作了充分准备,材料丰富,报告内容图文并茂,讲述条理清晰,英语表达流畅。学员听课认真专注,踊跃提问,每个报告后教师都与学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学员们可以自由发言介绍了各自的国家的概况和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的工作,既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也激发了学员的积极性。为了加深室内授课的直观印象,强化培训内容的实际应用能力,培训班还安排学员12月5日到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参观,12月15-20日到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进行野外考察。
      为了丰富学员生活,加深学员对中国的了解,专业授课期间穿插中国文化介绍与体验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中文学习、广州名胜建筑及文化风俗欣赏等。还安排学员们进行基础中文学习、中文拼音学习和简单中文对话练习。12月6日,组织学员们参观广州大学城,岭南映象园,越秀公园、陈家祠以及珠江夜游等,让学员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之余,能够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12月21日,结业仪式在华南植物园举行。夏念和研究员代表华南植物园做了总结发言,学员代表来自马来西亚的Jinis先生代表18名学员总结发言,对培训班给予了高度评价,来自10个国家的学员都用本国语言对华南植物园表示了衷心感谢。华南植物园黄宏文主任、任海书记、傅声雷副主任为18名学员颁发了商务部结业证书。
      此次研修班是华南植物园首次承担商务部援外项目,研修班成功举办得到了国家商务部、商务部培训中心、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等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2009-12-25
    查看详情
  • 着力院省共建 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12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视察华南植物园。中科院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邓麦村,规划战略局局长潘教峰,生物局局长张知彬,广州市人大副主任龙建安,广东省人大副秘书长郑红,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中科院广州分院院长陈勇等有关领导陪同视察。特别是共建华南植物园工程全面通过项目验收,并超额完成共建任务,达到了“三满意”的预期目标。”参观结束后,路甬祥在温室景区前的草坪广场上亲手种植高山榕一棵。着力院省共建 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视察华南植物园并做重要讲话
        12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视察华南植物园。中科院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邓麦村,规划战略局局长潘教峰,生物局局长张知彬,广州市人大副主任龙建安,广东省人大副秘书长郑红,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中科院广州分院院长陈勇等有关领导陪同视察。
      华南植物园主任黄宏文、党委书记任海、副主任魏平、傅声雷以及园党委委员、领域首席科学家和各部门负责人等参会并向路院长作了华南植物园2009年工作进展及下步规划部署的汇报。
      黄宏文主任从科研进展和成果产出、战略植物资源储备及迁地保育、科普教育与旅游开放、科研设施能力及平台建设、国际拓展等五个方面对华南植物园2009年主要工作进展进行了汇报,并重点汇报了院省市三方共建华南植物园工程项目验收、2010-2020发展战略国际评估与人才引进等重点工作情况。在汇报院省“新高地”建设工作设想时,黄宏文提出了院省共建华南特色生物资源发掘与生物新产品研发平台,中国南方植物资源种质库平台、 “广州森林公园群落”和推进高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即“2-1-1”院省市共建推进的思路。同时也就事业发展中遇到的人员编制瓶颈问题进行了汇报。
      随后,路甬祥发表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华南植物园本届领导班子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在科技创新、科学传播、院地共建、成果研发及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在五六年时间内就使华南植物园各方面工作都迈上了新台阶。特别是共建华南植物园工程全面通过项目验收,并超额完成共建任务,达到了“三满意”的预期目标。
      路甬祥指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未来的五年、十年是中国发展的又一个关键的机遇期,中国将从过去粗放式经济模式和靠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发展的时代,转移到依靠科技创新、依靠素质提高,依靠走一条绿色的、创新的道路来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轨道。华南植物园在未来社会转型发展中,需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承担起更加光荣的历史使命。华南植物园在完成了历时六年院省市三方共建项目任务的基础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一是进一步加强热带、亚热带重要物种的收集和迁地保育,主要针对开发利用有重要影响与重要意义的物种进行收集与保育;二是把工作中心逐步转移到研究、筛选和开发利用上,力争每隔三五年推出一批对经济社会有影响的利用项目与植物种质资源,为国家和地方未来的产业结构转型与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希望华南植物园在总结过去80年和6年共建工作的基础上,做好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将华南植物园的发展规划与院、省、市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争取得到国家和地方的支持,并认真组织实施。
      会后,路甬祥一行兴致勃勃地视察了华南植物园的大型景观温室群,认真察看了植物水族馆、奇异植物室和热带雨林温室。路甬祥对景观温室群建设给予了高度称赞:“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规划好如此大面积的温室,引进如此多种类的植物,而且维护得这么好,确实不容易。”参观结束后,路甬祥在温室景区前的草坪广场上亲手种植高山榕一棵。
    2009-12-20
    查看详情
  • “一种报春苣苔组织培养繁殖及野外栽培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
      11月18日,由华南植物园马国华、任海等完成的“一种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 Hance)组织培养繁殖及野外栽培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 Zl200710030266.0)。
      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 Hance)为苦苣苔科多年生小型草本植物,自1881年美国人亨利在粤北连州连江流域的石壁上发现了报春苣苔这一珍稀植物后,它就神秘消失了120年。直到几年前,国内有关媒体报道在连州又发现了报春苣苔这一国家第一批一级濒危保护植物,它才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它的发现对研究岭南古气候、土壤和动植物演变无疑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开展植物的保护和繁殖在很多植物种上已获得成功。根据不同类型的植物在离体培养所需要的培养条件及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而报春苣苔作为中国第一批重点一级保护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由于该物种生存环境要求特殊、地理分布狭小、种群数量很少。目前运用植物生物技术繁殖和栽培报春苣苔,保护和利用这种珍稀濒危植物,国内外均未见报道。
      本发明以野外采集的报春苣苔植株叶片作为外植体,通过诱导培养步骤、丛芽繁殖步骤、生根培养步骤、移栽步骤和野外移栽步骤等培养阶段,调配和优选诱导、繁殖、生根、移栽等各培养阶段的培养基配方,使报春苣苔能够实现其有效繁殖的目的。结合生态恢复原理将试管苗在发现报春苣苔的当地种植,实现报春苣苔在原生地的种植成活和生态恢复。
    2009-12-01
    查看详情
  • 感谢信

      
    2009-11-23
    查看详情
  • 热带生态系统碳循环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2009年11月17-20日,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New Phytologist Trust和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自然科学基金委赞助的“第23届New Phytologist 学术研讨会:热带生态系统碳循环国际研讨会”在广州隆重召开。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植物学专家代表参加本次国际研讨会。
        大会以讲座报告的形式进行。来自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及中国的19 名长期从事热带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专家应邀作大会报告,同时还有20余份墙报展出。报告内容涉及热带生态系统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全球变化生态学、土地覆盖/利用变化、生理生态学、生态系统长期试验等生态学内容。华南植物园周国逸研究员在大会上做了题为 “Excessive Nitrogen Supply Accelerate the Decline and Fluctuation of Old-growth Forest by Actuating Phosphorus Limitation (过量氮输入导致磷限制加速成熟森林波动)”的学术报告,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与会代表还就热带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全球变化等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19日下午,与会代表参观了华南植物园;20日,代表们又赴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进行了实地考察。野外考察期间与会代表对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定位监测/观测及长期实验予以高度赞赏,并就开展国际合作研究进行了交流。
        New Phytologist Trust每年举办两次国际研讨会,这也是该研讨会第一次在欧美以外地区举行。举办此次研讨会的主旨在于促进国际间在热带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的交流与合作;借此会议的契机向国际同行充分展示我国在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的工作进展及成果,提升我国在此领域研究的国际学术地位,并为我国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提高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等社会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开展热带生态系统碳循环国际合作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领域中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2009-11-23
    查看详情
  • 华南植物园开展国际评估,谋划未来发展
      11月19—20日,由来自世界著名植物园主任和国内外知名植物学家组成专家组对华南植物园进行了为期2天的国际战略评估。评估专家组由来自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Peter H. Raven博士、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秘书长Sara Oldfield女士、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主任Stephen Blackmore博士、爱尔兰国家植物园主任Peter Wyse Jackson博士、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植物园主任Philip Moors博士、悉尼皇家植物园主任Tim Entwisle博士、印尼茂物植物园主任Mustaid Siregar博士、美国布鲁克林植物园主任Scot Medbury博士、密苏里植物园Pat Raven博士、南京中山植物园名誉主任贺善安教授和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沈允钢院士等11位专家组成。中科院规划战略局石兵处长、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物局娄治平处长作为国际评估组的观察员,亦参与了评估过程。
      整个评估过程分四部分:书面材料审阅、集中汇报、现场考察与讨论、评估总结与反馈。在评估会前审阅邮寄的书面材料基础上,19日上午,国际评估报告会在华南植物园多功能报告厅举行,国际评估组、园领导、各研究领域首席PI、课题组负责人及主要科研人员8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会议由评估专家组组长Peter Raven博士主持。华南植物园主任黄宏文首先做了总体情况报告,对华南植物园的科学研究、植物保育、科普开放以及硬件设施建设等状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植物园未来发展方向和战略部署进行了阐述。随后,廖景平、莫江明、张奠湘、夏念和、蒋跃明、吴国江、周国逸和傅声雷研究员分别针对园艺中心、鼎湖山树木园以及6大研究领域做了工作报告。报告人就专家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现场答疑。19日下午,评估组专家实地考察了华南植物园棕榈园、药园、苏铁园、澳洲植物园等30个专类园以及大型展览温室群,对华南植物园科研和科普设施的硬件建设进行现场评估并与各研究组组长进行了自由讨论。
      20日上午,评估组实地参观了标本馆、中心实验室、代表性研究组及专业实验室等,对28个研究组的研究进展和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考察。20日下午,评估组全体成员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讨论,并形成了初步评估意见报告。Peter Raven代表国际评估组宣读反馈了评估报告初稿要点:1)华南植物园是世界级植物研究机构和植物园,在植物学、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研究生培养及科普旅游服务已经具有了显著的高端国际地位;2)评估组高度评价了该园的学科布局、极具价值的活体资源保育和设施先进标本馆、实验室管理;3)华南植物园的广州园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备独特的集植物迁地保育和就地保育的综合保育体系,该园对科研、园艺、保护区、野外台站的优化布局体现了国际发展趋势和科技前沿;3)评估组对华南植物园近年的世界性和区域性植物分类学专著和恢复生态研究的产出、获取科研项目体量和数量、论文数量特别是高影响因子论文数量大幅提高给予高度评价;4)华南植物园近几年在园林景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了世界上最好热带展览温室和世界独一无二最好的水生植物展示馆、其专类植物收集如棕榈园、姜园、竹园、特别是木兰园体现高水平特色,这些进展大幅度提高的参观游客数量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评估组总体结论认为:华南植物园将成为全球领导植物园及研究机构之一(“Overall, we consider the SCBG to be one of the leading botanical garden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globally”)。同时,评估组建议:1)在继续优化战略规划基础上,针对广东省可持续发展作出先导计划,特别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植物迁地和就地保护的综合体系;2)华南植物园2010-2020战略规划具有前瞻性,评估组敦促量化各战略重点及合理的度量性;评估组认为:细化未来5-10年发展规划尤为重要,目标及重点的深化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华南植物园的潜力和贡献;3)根据华南植物园目前态势,评估组专家提倡华南园加强国际介入,在世界植物园体系中发挥领导作用。 
      此次国际评估的成功举行,为华南植物园增强国际合作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并将进一步提高华南植物园在植物学研究领域中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2009-11-22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