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中国科学院
邮箱登录
En
导航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博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扫描
>
图文报道
媒体扫描
图文报道
视频报道
图文报道
【广东科技报】耐荫草坪新草种
近日,由华南植物园任海研究员等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利用小花露籽草建立耐荫草坪的方法”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小花露籽草是禾本科露籽草属的一个变种,多年生,草本常生长于山谷、林边湿地。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将小花露籽草种子通过赤霉素和腐殖酸结合处理,再控制种子萌发期间的土壤水分,能够显著提高小花露籽草种子萌发率和存活率,使萌发率达90%以上。待种子萌发后进行栽培管理,小花露籽草就能在被遮光地带的土壤中长成草坪。
时间: 2013-09-20 来源: 《广东科技报》6版 综合新闻 作者: 冯海波 周飞 苏国华
本报讯(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周飞 苏国华)近日,由华南植物园任海研究员等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利用小花露籽草建立耐荫草坪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草坪绿地是城镇绿化的常见绿地形式,在吸附尘埃、净化空气、固定CO2并放出O2、增加景观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城镇的草坪绿地建设发展很快。但是,耐荫型草坪建立不多,在绿地林下用的草种也较少,导致许多乔木及灌木下形成了杂草或光秃,另在高架桥下或楼房背荫处,也多形成了光板地。其中最主要原因是这些地方存在不同程度的遮光,一般的阳生性草坪草种难以生存,导致了这类草坪绿地普遍质量较差。为此,创建耐荫草坪的建植技术对于城镇绿化十分必要。
小花露籽草是禾本科露籽草属的一个变种,多年生,草本常生长于山谷、林边湿地。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将小花露籽草种子通过赤霉素和腐殖酸结合处理,再控制种子萌发期间的土壤水分,能够显著提高小花露籽草种子萌发率和存活率,使萌发率达90%以上;待种子萌发后进行栽培管理,小花露籽草就能在被遮光地带的土壤中长成草坪。
2014-01-31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揭示全球生物多样性沿海拔变化格局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科学家揭示了全球生物多样性沿海拔变化格局。研究结果日前发表于《自然》子刊《科学报告》 。据介绍,该植物园生态及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任海带领两位学生与美国农业部林业署研究员郭勤峰等合作,收集了全球443篇关于生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变化的论文,在全球尺度上分南半球和北半球对生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变化的格局进行了研究。《中国科学报》 ( 2013-10-28第4版综合).
时间: 2013-10-28 来源: 《中国科学报》A4 综合 作者: 李洁尉 周飞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周飞)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科学家揭示了全球生物多样性沿海拔变化格局。研究结果日前发表于《自然》子刊《科学报告》。
据介绍,该植物园生态及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任海带领两位学生与美国农业部林业署研究员郭勤峰等合作,收集了全球443篇关于生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变化的论文,在全球尺度上分南半球和北半球对生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变化的格局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大多数地点山腰稍低的部位生物多样性最高。山越高,其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类群沿海拔变化的单峰曲线越相近。虽然南半球与北半球的生物多样性沿海拔变化格局相似,但也有些不同,正是这些不同反映了两个半球上陆地和山区配置的不同。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不同类群在不同海拔出现多样性峰值则表明了物理环境和生物自身因素的限制作用。
《中国科学报》 (2013-10-28 第4版 综合)
2014-01-31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新技术实现月季试管开花率近七成
,近日,该园科学家在月季试管开花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使月季试管开花率最高近七成。相关研究成果《月季试管开花》日前发表于《植物生理学》上,并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为此,该植物园华南农业植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博士曾宋君、硕士梁硕和研究员段俊等从月季的外植体类型、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影响月季试管开花的内部和外部因子,探讨了影响月季试管开花的可能机制,展望了月季试管开花的应用前景,最终。《中国科学报》 ( 2013-10-23第4版综合).
时间: 2013-10-23 来源: 《中国科学报》A4 综合 作者: 李洁尉 周飞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周飞)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近日,该园科学家在月季试管开花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使月季试管开花率最高近七成。相关研究成果《月季试管开花》日前发表于《植物生理学》上,并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月季,被称为“花中皇后”,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园艺栽培和切花观赏。花卉试管开花,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物技术。该技术可被应用于试管杂交育种、预测花色花型、缩短育种周期,还可为花卉花期调控的机理研究提供有效平台。所以,能长期保存并持续开花的“试管月季”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为此,该植物园华南农业植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博士曾宋君、硕士梁硕和研究员段俊等从月季的外植体类型、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影响月季试管开花的内部和外部因子,探讨了影响月季试管开花的可能机制,展望了月季试管开花的应用前景,最终,其开发的技术使目前月季试管开花率最高可达68.33%以上。
另外,在月季试管开花研究的过程中,该研究还发现了大量的花色、花型变异株系,为月季的花色、花型的调控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平台。
《中国科学报》 (2013-10-23 第4版 综合)
2014-01-31
查看详情
【文汇报】蚯蚓“翻耕”土壤留住更多碳
经过蚯蚓“翻耕”的土壤,不仅有利于植物生长,还能固存更多的碳,使土壤中的碳不易变成二氧化碳溜进大气。此前有研究称,蚯蚓“翻耕”土壤会明显增加土壤的碳排放。“我们将有蚯蚓、无蚯蚓的土壤作了对比,发现蚯蚓并没有让更多碳跑进大气,只是让该去的去得快些而已。”张卫信解释,但在经历了最初阶段后,无蚯蚓的土壤中的有机碳还会慢慢地、不断地跑进大气,但有蚯蚓的土壤向大气所释放的碳却越来越少— —通过蚯蚓的消化道,碳就好像被放进了缓释胶囊,不再分散地暴露于空气或微生物中,明显减慢了碳及其耦合的养分的周转过程。未来,希望能通过适当的管理措施,尽可能地发挥蚯蚓在促进植物生长和土壤碳固存中的积极作用。
时间: 2013-10-16 来源: 《文汇报》A7版 作者: 许琦敏
经过蚯蚓“翻耕”的土壤,不仅有利于植物生长,还能固存更多的碳,使土壤中的碳不易变成二氧化碳溜进大气。昨天,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自然-通讯》杂志刊登了这项中美学者合作获得的发现。此前有研究称,蚯蚓“翻耕”土壤会明显增加土壤的碳排放。
土壤是一个巨大的碳库,一部分有机碳会矿化,变成二氧化碳跑进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会以某些更稳定的形态留在土壤中。怎样才能使更多碳留在土壤中,而不跑进大气呢?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傅声雷研究组与美国佐治亚大学和美国环境保护署等单位合作,深入研究了蚯蚓在其中起的作用。
蚯蚓每天摄取大量的土壤(包括其中的各种土壤生物),吃下去的土壤有机质在它体内被消化过后,一部分碳和养分可以更方便地被植物吸收利用,另一部分碳和养分则会被更紧密地与土壤颗粒结合在一起,排泄出来后就成为肥力较高且持久的土壤。
可是,有研究称,蚯蚓在“翻耕”过程中,会使更多碳更快地排放进大气。在气候变暖趋势越来越显著的今天,这不禁令人对蚯蚓感到纠结:要土壤的有机肥力,还是减少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不过,新发表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打消了这种纠结。论文第一作者、傅声雷研究组的张卫信博士介绍,经过推敲,他们发现过去的研究并未同时对蚯蚓引起的土壤碳矿化和碳稳定过程进行定量研究,而恰恰是“碳矿化-碳稳定”平衡决定了蚯蚓对碳固存的净效应。
因此,他们设计了一组巧妙的实验,同时监测蚯蚓引起的碳矿化和碳稳定过程。结果发现,蚯蚓的确会加速土壤中一部分碳的矿化,但更多碳通过蚯蚓肠道中复杂的物理和生化作用被固定到了土壤团聚体中,而且更不容易被释放出来。
“我们将有蚯蚓、无蚯蚓的土壤作了对比,发现蚯蚓并没有让更多碳跑进大气,只是让该去的去得快些而已。”张卫信解释,但在经历了最初阶段后,无蚯蚓的土壤中的有机碳还会慢慢地、不断地跑进大气,但有蚯蚓的土壤向大气所释放的碳却越来越少——通过蚯蚓的消化道,碳就好像被放进了缓释胶囊,不再分散地暴露于空气或微生物中,明显减慢了碳及其耦合的养分的周转过程。“碳暴露在空气或微生物中,很容易变成二氧化碳。”张卫信说。
蚯蚓对碳的这种保护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土壤的碳汇能力,也可能更有利于持续地促进植物生长。
“不过,全球已记录的蚯蚓超过3000种,其固碳能力也有差异,影响固碳过程的因素很多,要准确估计蚯蚓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固存的净效应,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张卫信说,他们还发现,该研究中涉及的一种蚯蚓,就属于我国南方最常见的一个蚯蚓类群——环毛类远盲蚓属,其保碳能力非常强,可谓是中国农林生态系统的福音。未来,希望能通过适当的管理措施,尽可能地发挥蚯蚓在促进植物生长和土壤碳固存中的积极作用。
(《文汇报》2013-10-16 07版)
2014-01-31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果园推广生草栽培有利固碳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刘占锋与同事合作,在亚热带果园林下植被管理的土壤固碳潜力研究领域获重要进展。刘占锋等研究人员对亚热带果园系统中传统清耕和生草栽培两种管理措施对土壤碳固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估算了生草栽培的土壤固碳潜力。《中国科学报》 ( 2013-10-16第4版综合).
时间: 2013-10-16 来源: 《中国科学报》A4 综合 作者: 李洁尉 刘占锋 周飞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刘占锋、周飞)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刘占锋与同事合作,在亚热带果园林下植被管理的土壤固碳潜力研究领域获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
刘占锋等研究人员对亚热带果园系统中传统清耕和生草栽培两种管理措施对土壤碳固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估算了生草栽培的土壤固碳潜力。经过长期实验观测,研究人员发现相对于传统的清耕,生草栽培在不增加生产成本和降低经济收益的基础上表现出较强的土壤固碳潜力,每年可在每公顷1米深土壤中多固持2.85吨碳。
研究人员认为,我国果园面积居世界第一,但仅有不到10%的果园采用生草栽培管理措施。生草栽培管理措施在我国果园的推广和应用将会显著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也可在区域乃至全国尺度上为实现固碳减排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报》 (2013-10-16 第4版 综合)
2014-01-31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一种老年痴呆症药物获专利授权
近日,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陈峰等完成的“唐松草提取物制备治疗老年痴呆症药物的用途”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园专家通过将粗壮唐松草进行超声提取和阳离子交换树脂解析获得提取物,其中超声提取的溶剂为乙醇,超声频率为40 ~ 50kHz ,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的解析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解析液用盐酸解析。《中国科学报》 ( 2013-10-17第4版综合).
时间: 2013-10-17 来源: 《中国科学报》A4 综合 作者: 李洁尉 周飞 苏国华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周飞、苏国华)近日,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陈峰等完成的“唐松草提取物制备治疗老年痴呆症药物的用途”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由于唐松草提取物是混合物,所以其活性与提取方法极其相关,为获得能够防治老年痴呆症的药物,科研人员通过大量筛选,发现粗壮唐松草作为提取防治老年痴呆症药物的植物具有优异的效果。
该园专家通过将粗壮唐松草进行超声提取和阳离子交换树脂解析获得提取物,其中超声提取的溶剂为乙醇,超声频率为40~50kHz,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的解析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解析液用盐酸解析。相关研究证实,该发明提供的粗壮唐松草提取物防治老年痴呆症效果明显。
《中国科学报》 (2013-10-17 第4版 综合)
2014-01-31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氢气可调节植物激素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科学家研究发现,氢气对植物激素效应具有调节功能。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张明永等发现,氢气对绿豆和水稻的种子萌发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研究人员从基因进化角度,推测产生氢气的蛋白可能来自水稻的氢化酶基因,同时发现水稻产氢能力和之前推测的水稻氢化酶基因可以受到多种胁迫因素以及植物激素的诱导。《中国科学报》 ( 2013-09-26第1版要闻).
时间: 2013-09-26 来源: 《中国科学报》A1 要闻 作者: 李洁尉 周飞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周飞)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科学家研究发现,氢气对植物激素效应具有调节功能。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
氢气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没有生理效应的气体分子,其在高等植物中的作用很少得到研究。尽管早在1947年就有人发现分离的叶绿体中有氢气释放,但在高等植物中是否存在氢化酶则一直没有找到明确的证据。氢气是否对高等植物具有生理效应也鲜有深入的报道。
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张明永等发现,氢气对绿豆和水稻的种子萌发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他们发现氢气对水稻的各类生长激素受体和各类抗氧化酶的基因表达具有显著影响。
研究人员从基因进化角度,推测产生氢气的蛋白可能来自水稻的氢化酶基因,同时发现水稻产氢能力和之前推测的水稻氢化酶基因可以受到多种胁迫因素以及植物激素的诱导。并据此提出氢气可能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气体信号分子。
《中国科学报》 (2013-09-26 第1版 要闻)
2014-01-31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气升式光声磁控生物反应器研制成功
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瑛等研制的一种气升式光、声、磁控生物反应器,日前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据介绍,目前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科研与生产中,生活细胞,无论是自养细胞还是异养细胞,其人工培养的控制条件大都集中在培养基组成、温度、通(空)气、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离子浓度等上面。同时,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延伸至罐体内部的石英玻璃管,石英玻璃管内设置有LED发光棒,罐体上设置有接种口,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道,出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空气过滤器。《中国科学报》 ( 2013-09-10第4版综合).
时间: 2013-09-10 来源: 《中国科学报》A4 综合 作者: 李洁尉 周飞 苏国华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周飞、苏国华)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瑛等研制的一种气升式光、声、磁控生物反应器,日前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据悉,该设备是生物化学领域中生化波普反应研究的重要科学仪器,规模放大后也是现代化的生化工程设备。
据介绍,目前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科研与生产中,生活细胞,无论是自养细胞还是异养细胞,其人工培养的控制条件大都集中在培养基组成、温度、通(空)气、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离子浓度等上面。此外,对自养细胞使用人工光源,对异养细胞使用避光培养。同时,大量研究证明,生活细胞的营养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都受到特定波长或频率的电磁波调节,一定强度的磁场可促进生活细胞的生长与代谢。
此次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气升式光、声、磁控生物反应器,包括罐体及在罐体内的声波发生装置、设置在罐体侧壁上的磁场发生器和设置在罐体底部的鼓风装置。同时,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延伸至罐体内部的石英玻璃管,石英玻璃管内设置有LED发光棒,罐体上设置有接种口,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道,出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空气过滤器。该装置在传统发酵罐基础上增加了磁场、超声波、可听声波和可控波长的光源等控制因素,使生产周期更短、生产效率更高。
《中国科学报》 (2013-09-10 第4版 综合)
2014-01-31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从生态恢复到生态系统管理
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前排右。考察华南植物园鹤山野外台站。针对华南地区大面积的荒坡、低效林和疏残林进行科学恢复和改造,提高林地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以建立优质、高效、持续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华南地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华南地区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关键。主要研究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生物多样性相互作用机制,阐明种间关系在维持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稳定中的作用,建立优化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恢复模式,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维持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科学报》 ( 2013-08-06第7版平台).
时间: 2013-08-06 来源: 《中国科学报》A7 平台 作者: 李洁尉 周飞
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前排右二)考察华南植物园鹤山野外台站。
在生态恢复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方法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优化,使生态系统得以可持续发展,即为生态系统管理。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几代科学家薪火相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效可圈可点。
■本报记者 李洁尉 通讯员 周飞
生态学家告诉我们,生态恢复主要是指借助自然或通过人为辅助方法将受损或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在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其意义尤其重大。
在生态恢复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方法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优化,使生态系统得以可持续发展,即为生态系统管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以下简称华南植物园)几代科学家薪火相传,经历漫漫长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效可圈可点。
受损或退化的生态系统怎样进行有效恢复,又该如何合理管理?近日,带着种种问题,《中国科学报》记者访问了华南植物园副主任、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傅声雷。
几代科学家共同奋斗的成果
早在50多年前,华南植物园的老一辈科学家余作岳研究员等在广东省电白县沿海侵蚀地一片寸草不生的光板地上开始了植被恢复的试验。
那块地方曾经分布着南亚热带特有的常绿阔叶林,生态环境很好;但是由于人为破坏,却变成“如同到了月球上”的那般光景。
经过20余年不懈努力,华南植物园老一辈科学家通力合作,采用工程技术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法,终于使这里重现如原始森林般的生态景观,并且在此基础上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989年,华南植物园主持完成的“广东热带沿海侵蚀地的植被恢复途径及其效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之后为推广沿海侵蚀地植被恢复的经验,余作岳率领一批科学家在广东省鹤山市的丘陵荒坡开展植被恢复工作,并同时建立起“鹤山丘陵综合开放试验站”。
科学家们苦心经营,以科学手段把鹤山站及周围20万亩的退化山坡打扮得苍翠欲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现在,山上种植着茂密的阔叶林,山腰上种植菠萝、荔枝等经济作物,山脚种草,向下延伸的低洼处则发展成养鱼的池塘。如此,山上的阔叶林起到了水土保持的作用,山腰的经济作物及山下的养鱼业可获经济收入,落叶及塘泥均可做果树的肥料,形成了复合农林生态系统,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生态学上的食物链原理,因而达到能量的多级利用。
这种“林果草鱼”模式因为综合效益好受到当地农民的普遍欢迎并广泛采用,成为基础研究应用于经济建设的成功模式。1999年,鹤山站主持的“热带亚热带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项目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从生态恢复到生态系统管理
傅声雷在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得硕士学位,师从余作岳和丁明懋两位先生;1994年他赴美在佐治亚大学生态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了华南植物园工作,并于2004年接任鹤山站站长一职。就这样,他继承了老一辈科学家的事业,除了开展植被恢复工作外,更加注重土壤生态学的研究。
傅声雷认为:“植被和土壤是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的,因此不能孤立地进行研究。”正因为将植被恢复和土壤生态研究进行完美结合,他于2009年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他现今所从事的工作是近年才兴起的生态系统管理工作。
在大量生态恢复工作的基础上,近年来华南植物园开展更高层次的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因而中科院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顺势而生。
傅声雷认为,对于受损或者退化的生态系统仅仅进行生态恢复或重建是不够的。生态恢复后,还应该按照生态学上的食物网理论、协同共生原理去系统规范和调节生态系统的各种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优化,生态系统才能达到最好的综合效益并得以可持续发展。
“南方的速生丰产林通常种桉树和相思等,轮伐期为4~7年;这期间林下杂草横生,没有任何经济效益。现在我们在林下种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大大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他举例说。
该重点实验室还针对南方低效人工林,通过在林下种植生物量大和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以提高森林固碳功能和经济价值,取得最好的综合效益。
对于退化生态系统,不应只是单纯地进行植被恢复,还要进行后期评价和管理。傅声雷进一步举例:“鹤山站建立了国际上森林管理措施最多的森林生态系统研究样地,目的就是为了对传统的‘刀耕火种’的森林经营方式以及对颇受争议的引进外来树种进行科学评价,实现科学的生态系统管理。”
在秦岭和南岭建立研究基地
傅声雷向记者介绍,如今的研究工作中鹤山站是大本营,同时秦岭和南岭的研究基地也建设了起来。
研究人员通过技术集成,建立了世界首个“林冠模拟N沉降和降雨”野外实验平台,以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南方森林生态系统的命运。这一方法已获国家专利授权,其比传统方法更真实地模拟研究氮沉降,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方法学的重要突破。
研究人员计划应用此技术沿着纬度梯度从南到北布点,分别开展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温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对氮沉降的响应研究。
据了解,该重点实验室所建立的这些实验平台进一步完善了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中心实施中科院“一三五”突破项目的野外科研基地,不但有利于整合华南植物园生态和环境研究的团队力量、凝练科学目标,而且有利于加强该园对外拓展和合作研究能力。
从生态恢复到生态系统管理,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大的发展,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的工作为我国科学和地方经济发展将作出更多创新性贡献。
实验室重大项目一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土壤生物学研究
气候变暖是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关注的焦点,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面上的生物群落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和适应方面,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壤生物学研究十分有限。本项目将利用“土柱移位实验”平台(通过挖掘内蒙古草原土壤原位土柱,并移位和安置到4个不同纬度地区),主要研究土壤生物各类群以及各类群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对自然气温升高的响应和适应;同时,利用“土壤动物剔除”实验平台(通过物理方法原位剔除大型和中性土壤动物功能群的办法),研究土壤动物对3种主要温室气体(CO2、N2O、CH4)排放的影响以及机理。
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华南地区受损丘陵生态系统的植被和土壤恢复机理研究
针对华南地区大面积的荒坡、低效林和疏残林进行科学恢复和改造,提高林地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以建立优质、高效、持续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华南地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华南地区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关键。在此研究中,特别注重同步研究地上与地下生态过程,和注重同步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研究人员根据生态学和统计学原理,随机设计了大规模、多重复的“生物多样性”、“边缘效应”和“林窗”等野外控制实验,旨在找到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及机理。最终目的是建立森林经营和管理的优化模式。
国家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与土壤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
选择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和典型人工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天然森林生态系统进行野外调查,了解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植物物种种间关系,重点分析建群种与其他树种及林下植物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天然林植物物种之间的共生或伴生关系,指导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提高与调控实验。具体实验包括“乔木树种添加”和“土壤种子库迁移”实验。主要研究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生物多样性相互作用机制,阐明种间关系在维持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稳定中的作用,建立优化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恢复模式,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维持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基金委—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项目:华南退化坡地不同恢复模式的物质迁移转化及调控机理
选择广东鹤山典型丘陵坡地的几种主要利用与管理模式,通过引入菌根真菌、固氮菌、蚯蚓以及黑麦草等绿肥植物对现有模式加以改造并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不同模式下土壤质量改变及维持机制,了解菌根菌、固氮菌和蚯蚓联合提高不同模式生态系统养分利用效率机制,解析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不同管理模式下土壤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与调控机理,以阐明华南红壤退化和恢复机理,为区域的农林业生产、食品和生态安全建立可持续坡地利用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和示范样板。
《中国科学报》 (2013-08-06 第7版 平台)
2013-09-25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绚丽“钻石”带来花城科普热
▲游客如织。科学家介绍,人们称广州为花城,那么,华南植物园就是美丽花城的皇冠,而华南植物园温室群景区当属皇冠上的钻石。温室群中热带雨林温室面积7987平方米,高山/极地植物温室面积853平方米,奇异植物温室面积1531平方米,沙漠植物温室面积689平方米,共收集、保育各类植物3000余种。据介绍,温室群景区开放以来已先后举办春节牡丹花展,五一鲁冰花展、六一向日葵展、国庆帝王花展、元旦百合花展、春节郁金香洋水仙花展及三角梅、菊花品种展等活动,为植物科普事业作出了贡献。《中国科学报》 ( 2013-07-26第4版影像).
时间: 2013-07-26 来源: 《中国科学报》A4 影像 作者: 李洁尉 周飞
▲游客如织。
▲蝴蝶标本蜂窝墙。
▲温室群景区一角。
▲“空中花园”。
▲极地景区内的极地植物。
▲温室群外观。
日前,第三届向日葵花展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温室群景区举行。各种独特罕见的向日葵纷纷“登台献艺”,吸引了无数孩子和家长的目光。首届“美丽蜕变”儿童节蝴蝶科普展近日又在温室群景区举办。珍稀蝴蝶物种标本震撼而夺目,让孩子和家长大饱眼福。
科学家介绍,人们称广州为花城,那么,华南植物园就是美丽花城的皇冠,而华南植物园温室群景区当属皇冠上的钻石。
温室群景区是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和广州市共建华南植物园工程中的一个重点项目。2008年底竣工后向全社会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各具特色的四个温室无论是建筑面积,还是收藏的3000多种植物,都令人惊叹不已。从高空俯瞰,温室宛如四朵巨大、色彩鲜艳的“木棉花”,悄悄地盛开在华南植物园广阔的“水面”上。
该温室群为世界罕见的大型异型钢结构建筑。景区总占地面积7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060平方米,最高的建筑高度达27.4米。温室群中热带雨林温室面积7987平方米,高山/极地植物温室面积853平方米,奇异植物温室面积1531平方米,沙漠植物温室面积689平方米,共收集、保育各类植物3000余种。
据介绍,温室群景区开放以来已先后举办春节牡丹花展,五一鲁冰花展、六一向日葵展、国庆帝王花展、元旦百合花展、春节郁金香洋水仙花展及三角梅、菊花品种展等活动,为植物科普事业作出了贡献。
广东省原副省长宋海2009年4月1日在共建华南植物园全面验收会议上说:通过共建,华南植物园的观赏价值与休闲价值不仅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且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建设创新型广东锦上添花,特别是气势恢弘的展览温室群更是成了广州的标志性建筑和“广州一日游”的主要景点。
本报记者 李洁尉 通讯员 周飞 摄影报道
《中国科学报》 (2013-07-26 第4版 影像)
2013-09-25
查看详情
首页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尾页
查看更多